AGV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在于理解客户需求。

最新消息,股书已签约服务客户——“科钛机器人”于2019年5月宣布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珪璋创投。

工作场景的智能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根据国际AGV小车联合会预测,2019年中国AGV小车市场需求量将占全球总量的16.9%,成为规模最大的AGV小车市场。

然而,中国AGV市场却呈现产品同质化,竞争无优势的窘况,许多厂商甚至开始打“价格战”。面对这种情况,科钛创始人林志赟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市场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本身要够“硬”,更在于客户痛点的把握。

许多生产制造企业、物流设备租赁企业拥有大量的传统叉车和调度车,他们希望通过工业机器人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输生产效率,但又不愿意耗费高昂的成本和风险来购置统一流水线上制作的工业机器人。

科钛用其独有的smart Go核心控制器就能将需要人工驾驶的电动车辆改造改装为无人驾驶车辆,同时搭配科钛SwarmPro智能调度系统,对同一区域内多种不同导航方式的AGV车辆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优化物料搬运流程,拓展了AGV的使用场景,降低企业改造成本。

对工作场景比较复杂的企业,科钛机器人团队还能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机器人+”产品定制。

比如农业生产场景中,蔬菜培植架的搬运对AGV要求很高,不仅需要AGV具备很强的防尘、防水、抗震性及平稳性,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在有限的场地中,保证农作物培育生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科钛机器人团队对此提供了一套AGV系统整体的解决方案,满足了农业蔬菜运输中的复杂需求,确保了栽培架空间最大化利用,也兼顾了不同季节的光照高度等问题,实现了蔬菜栽培架和顶升式AGV的完美匹配。

林志赟告诉36氪,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正处于瓶颈期。绝大多数机器人的设计都遵循一套标准化流程,也只能在预设的确定场景下行动,缺乏灵活性和复杂场景的适应性。“工业机器人的未来,是让它更具有‘人’的思维方式”。林志赟认为让工业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是科钛今后的研发重点。

从自主研发的“硬技术”到私人订制的“软实力”,科钛机器人的成绩得益于其优秀的团队背景。林志赟表示,科钛机器人团队当前有近50人,研发团队3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15人,核心技术人员均毕业于国内外顶级高校。

其中,创始人林志赟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也是耶鲁大学、澳洲国立大学、东京大学访问教授。科钛首席科学家付敏跃是国家“千人计划”、 长江特聘讲座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